河北省石家庄市报告新增3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当地疾控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管控、核酸筛查等处置工作,并及时公布了确诊病例的详细活动轨迹,根据官方通报,病例涉及超市、医院、学校周边等多个重点场所,提示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不容松懈。
病例基本情况与主要活动轨迹
据石家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增的3例本土确诊病例均为普通型,目前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流调信息显示,3名病例在确诊前存在较为复杂的社会面活动轨迹,主要涉及以下区域:
-
病例1:某公司职员,居住于裕华区
- 10月25日:上午前往裕华区某大型超市(槐安路店)购物,停留约1小时;下午在小区附近公园散步。
- 10月26日:正常上下班,中午在公司食堂就餐;下班后前往裕华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核酸采样(结果初筛阳性前)。
- 10月27日:因出现咽痛、乏力症状,自行前往河北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随后检测阳性并确诊。
-
病例2:自由职业者,居住于新华区
- 10月24日-26日:每日下午前往新华区某小学周边接送孩子,期间在校门口与其他家长有短暂交谈。
- 10月25日:中午在新华区某商业街的“老字号”餐馆与朋友聚餐;傍晚到访过新华区某大型农贸市场(西苑菜市场)采购。
- 10月26日:下午曾前往某银行(新华支行)办理业务,晚上在居住小区内的棋牌室逗留约2小时。
-
病例3:退休人员,居住于长安区
- 10月24日:上午在长安区某大型购物中心(先天下广场)内的连锁健身房锻炼;中午在商场美食广场就餐。
- 10月25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线路:快1路)前往桥西区某亲戚家探访,当晚返回。
- 10月26日:因慢性病复发,前往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本部院区)门诊科室就诊,并在医院内多个区域停留。
风险点位排查与管控措施

针对上述活动轨迹,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已迅速对相关风险点位进行管控和环境消杀,并同步开展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排查工作:
- 场所管控:涉及的超市(槐安路店)、农贸市场(西苑菜市场)、餐馆、购物中心、健身房、银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第一医院相关区域等均已实施临时封闭管理,进行终末消毒,相关小学及周边区域已加强管控,并组织全体师生进行核酸检测。
- 人员排查:根据流调信息,对与病例同时空伴随人员、潜在接触者进行赋码管理,并通过社区网格、短信提示等多种方式,要求相关人员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备,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或集中隔离措施,同时开展多轮核酸检测。
- 区域核酸筛查:在裕华区、新华区、长安区等相关区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力求快速筛清潜在传播链。
疫情形势分析与公众提示

此次石家庄新增病例的活动轨迹再次凸显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的隐匿性和快速性,病例在确诊前曾前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市场、医院、学校周边等),增加了疫情扩散的风险,疫情源头尚在进一步调查中,不排除后续出现续发病例的可能。
对此,石家庄市疾控中心专家向公众发出重要提醒:
- 主动报备行程:请与公布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或近期有相关风险区域旅居史者,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 加强个人防护: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仍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 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不要自行服药,应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排查诊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配合防疫措施:严格遵守公共场所测温、扫码、查验核酸证明等防疫规定,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石家庄此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是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次考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正在有序、高效推进中,只有市民与政府同心协力,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才能最快速度切断传播链条,将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公众需保持警惕,但无需恐慌,相信在科学的防控体系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石家庄能够迅速扑灭本轮疫情。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石家庄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在哪和石家庄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轨迹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