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柳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最新通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这是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柳州连续第五天保持个位数新增,这座以螺蛳粉和汽车工业闻名的西南工业重镇,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

通报显示,新增感染者均为此前公布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期间检测发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轮疫情传播链清晰,主要与某商贸城聚集性疫情相关,截至12日24时,柳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42例,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数字背后,是一座城市防控体系的全力运转,柳州市民发现,一夜之间,核酸检测点遍布街头巷尾,从三江侗寨到柳江两岸,从工业园区到居民社区,超过500个采样点同时运转,在柳南区一个采样点,从登记到完成采样只需不到三分钟。“有序、高效”,成为许多市民朋友圈里的关键词。
这种效率源于柳州特有的工业基因,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将制造业的精细化管理融入疫情防控,上汽通用五菱等本地企业连夜改造生产线,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东风柳汽抽调技术人员维护检测设备;柳州钢铁集团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工业城市的硬核支援,让疫情防控有了“柳州制造”的坚实保障。
柳州独特的城市特质也在疫情中凸显,作为多民族聚居城市,柳州在防控中特别注意民族习俗,在侗族村寨,核酸检测点专门设置侗语服务岗;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手把手协助登记,这种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让硬核防控有了温度。
保供稳链成为另一场无声的战役,柳州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疫情下如何保障产业链运转成为关键,柳州创新实施“白名单”制度,为关键零部件运输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工业脉搏不停,在柳州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工人们在完成核酸检测后立即返岗,生产线始终保持运转。“防控要坚决,生产也不能停”,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螺蛳粉产业同样面临考验,作为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柳州螺蛳粉关系着全产业链数十万人的生计,当地政府迅速为原材料运输、产品外销开辟专用通道,确保这碗“网红粉”不断供,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工人们穿着防护服加班加点,满足全国各地的订单需求。
疫情防控中的科技力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柳州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避免“一刀切”;无人机在高风险区域进行空中巡查和防疫宣传;智能机器人承担起部分消毒作业……这些科技手段既提升了防控精度,也降低了人员接触风险。
专家指出,柳州疫情总体可控,但防控不能松懈,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柳州的做法体现了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的要求,在确保防控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夜幕降临,柳江两岸灯火依旧,虽然人流较往日稀疏,但城市仍在有序运转,外卖骑手穿梭在大街小巷,保障着市民的日常生活;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为居民排忧解难;医护人员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
这场疫情大考,正在检验着这座工业城市的韧性,从车间到社区,从生产线到检测线,柳州用它的务实与坚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抗疫答卷,正如一位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写下的:“柳州是座硬核的城市,我们相信一定能渡过难关。”
疫情尚未结束,考验仍在继续,但在这片曾经诞生过柳宗元治水精神的土地上,人们有理由相信,务实、坚韧的柳州人,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柳州疫情通报和柳州疫情通报最新消息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