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18日)下午,四川省南充市城区一老旧居民楼突发火灾,火势迅猛,浓烟滚滚,经消防部门紧急扑救,明火已于当日下午被完全扑灭,据初步统计,火灾造成部分房屋受损,暂无人员伤亡报告,火灾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火情回顾:浓烟蔽日,警铃骤响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火灾发生于昨日下午3时左右,地点位于顺庆区一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居民楼,起初,四楼一住户窗口冒出黑烟,不过几分钟时间,火苗便窜出窗口,迅速引燃了外墙的保温层及雨棚,并向楼上蔓延,滚滚浓烟如同一条黑龙,在晴朗的天空下格外刺眼,数公里外都清晰可见。
“我当时正在家里休息,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塑料烧焦味,打开门一看,楼道里全是烟,什么都看不清了。”住在五楼的居民王先生心有余悸地回忆道,“我赶紧叫上家人,用湿毛巾捂着鼻子往下跑,楼道里都是邻居的呼喊声和小孩的哭声,非常吓人。”
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的社区居民李阿姨迅速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并大声呼喊,提醒楼内居民撤离。“当时就想看谁家没人,赶紧打电话,水火无情啊,能跑一个是一个!”
紧急救援:逆行而上,分秒必争
接到报警后,南充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调派顺庆区、高坪区等多个消防站的十余辆消防车、数十名指战员赶赴现场,救援人员到达时,起火单元已被大火完全吞噬,火舌正不断舔舐着上层的窗户,情况万分危急。
现场指挥员立即制定“内攻近战、上下合击、逐层搜救”的战术,一组消防员铺设水带,冒着高温和浓烟强行进入楼内,直击火点;另一组消防员利用高喷消防车从外部压制火势,防止其进一步蔓延;搜救小组深入火场,逐户敲门、喊话,确认是否还有被困居民。
在紧张有序的救援中,出现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困家中,浓烟已弥漫至室内,两名消防员发现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空气呼吸面罩让给老人,轮流将其背至楼下安全区域,当老人被成功救出时,现场响起了居民们自发的掌声。
公安民警迅速拉起警戒线,疏导周边交通,确保救援通道畅通;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则迅速设立临时安置点,为疏散居民提供饮用水、简单食物和心理安抚,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凝聚起一股众志成城的力量。
灾后现场:断壁残垣,警示长存
下午4时20分许,现场明火被彻底扑灭,火灾过后,起火的单元房已被烧得面目全非,窗户框架扭曲变形,外墙被熏得漆黑,部分楼板也有受损迹象,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地上散落着烧毁的家具残骸和灭火后的积水。
南充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初步通报称,此次火灾过火面积约120平方米,具体起火原因及财产损失正在调查核实中,电力、燃气等部门已对事发楼栋进行了安全排查,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对于受灾严重的几户居民,街道和社区已启动临时救助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当晚的住宿问题。

深刻反思:防火于未“燃”,安全警钟须长鸣

尽管此次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其带来的教训依然深刻,初步调查显示,火灾可能与住户电器线路老化短路有关,这起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 老旧小区隐患多:南充城区存在不少类似的老旧居民楼,电路老化、消防设施不足、楼道堆放杂物等问题较为普遍,是城市消防安全中的薄弱环节。
- 安全意识待加强:日常生活中,一个未熄灭的烟头、一次超负荷用电、一个“飞线”充电的电动车电池,都可能成为一场大火的导火索。
- 自救能力需提升: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式和初起火灾的扑救知识至关重要,居民应熟悉楼内消防通道,家中常备灭火器、逃生绳等设备。
南充昨日的这场火灾,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也是一次凝聚力量的救援实战,更是一堂深刻沉重的公共安全课,它让我们看到了消防救援人员的英勇无畏,也感受到了邻里守望、社区互助的温暖,在祈愿受灾居民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行动起来,共同排查身边隐患,将“防火于未燃”真正落到实处,让这样的惊魂时刻不再重演,城市的安全防线,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筑牢。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南充昨天发生的火灾和南充昨天发生的火灾情况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