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显著增加,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现就春节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发布如下通知:
科学应对疫情形势,强化风险意识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内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和聚集性疫情风险依然存在,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返乡、探亲、旅游等活动频繁,极易加剧病毒传播风险,各级部门和广大民众必须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动态关注疫情信息,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做到精准防控、有效应对,公众需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最新动态和防控要求,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加强人员流动管理,倡导健康出行

(一)减少不必要的跨区域流动,鼓励就地过年,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传递节日祝福,确需出行人员,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和防控政策,合理规划行程,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二)落实出行防护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务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消毒,建议随身携带消毒用品,减少在密闭空间停留时间。
(三)强化返乡人员管理,返乡人员应提前向社区(村)报备,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要求,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暂缓出行,各地要建立健全返乡人员信息登记和健康管理机制,做到人员底数清、情况明。
严格控制聚集活动,降低传播风险
(一)减少大型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庙会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制定防控方案,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限流等措施。
(二)提倡家庭聚餐简约适度,家庭私人聚会聚餐建议控制在10人以下,鼓励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公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尽量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
(三)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酒店、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人员限流、健康监测等措施,影院、网吧等密闭场所要控制人员密度,确保安全有序运营。
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定期消毒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二)主动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疫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三)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处置能力
各地要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要加强医疗资源统筹,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做好隔离场所准备,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快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工作,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识
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要求,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鼓励社区、单位、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让我们携手同心,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祝愿全国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温馨的春节假期!
特此通知。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春节假期疫情通知和春节假期疫情通知怎么写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