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绿色号 新闻 赣鄱同心,江西抗疫中的坚韧身影与人性温度

赣鄱同心,江西抗疫中的坚韧身影与人性温度

2022年春天,赣鄱大地的油菜花如期绽放,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这个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省份面临严峻考验,从省会南昌到千年瓷都景德镇,从赣南山区到鄱阳湖畔,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在这场战斗中,江西人民用坚韧与智慧,书写了一幅幅动人的抗疫画卷,彰显了这片红色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江西此轮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面对传播力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江西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省市县三级联动,科学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在南昌,一夜之间搭建起的核酸检测点,为这座英雄城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在景德镇,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排查,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赣州,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追踪密切接触者,展现了科技抗疫的力量,这些措施背后,是江西对“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坚定贯彻,也是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

在这场战“疫”中,最动人的是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南昌市第三医院的护士李华,连续工作36小时后晕倒在岗位上,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的核酸采样完成了吗”;景德镇的一位社区书记,父亲病危却依然坚守在防疫一线,只能通过视频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赣南山区的一位村医,每天徒步十几公里为分散居住的村民测量体温,他们是儿女,是父母,是普通人,但在疫情面前,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护生命的坚固屏障。

疫情下的生活,既有限制也有温情,南昌某封控小区内,居民们自发组织起互助群,谁家缺菜少药,群里一呼百应;九江的志愿者们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萍乡的一位餐馆老板,每天自费为防疫人员送去热乎的饭菜,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疫情阴霾下最温暖的光,一位在隔离点度过十岁生日的小女孩,收到防疫人员特意准备的生日蛋糕后,在日记中写道:“这个生日很特别,我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但我收到了很多陌生人的爱。”

赣鄱同心,江西抗疫中的坚韧身影与人性温度

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在疫情期间面临着保障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的双重压力,春耕时节,各地创新推出“点对点”农资配送服务,确保不误农时;为缓解农产品滞销问题,电商平台开辟“江西抗疫助农专区”,各级领导干部也纷纷化身“带货主播”,这些举措不仅守护了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也为疫情下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江西的抗疫,还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创作了一系列抗疫主题作品,将医护人员的形象永恒定格在瓷器上;赣南的采茶戏演员们改编传统曲目,用乡音乡情宣传防疫知识;南昌大学的学者们整理出版《抗疫心理自助手册》,为民众提供专业心理支持,这些文化力量的介入,让抗疫工作有了更多温度和深度。

赣鄱同心,江西抗疫中的坚韧身影与人性温度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江西抗疫是国家疫情防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江西的经验与做法,如“党建+疫情防控”、“网格化+微信群”管理等,为全国抗疫贡献了“江西智慧”,江西也积极支援上海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多支医疗队,运送大量生活物资,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疫情终将过去,但抗疫斗争中凝聚的精神力量将长存于赣鄱大地,它体现在医护人员脸上的勒痕中,体现在志愿者奔走的身影中,体现在每一个遵守防疫规定的普通市民的自觉中,这种力量,源于江西深厚的红色基因,源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也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当疫情的阴霾散去,江西的青山绿水依然美丽,而经历考验的江西人民,将更加坚韧、更加团结,这段特殊的岁月,终将成为赣鄱大地上不可磨灭的记忆,激励着人们迎接更加充满希望的明天。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江西省广疫情和江西省疫情情况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inatycoon.com.cn/news/20185.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www.cinatycoon.com.cn/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21091212176100913259004.jpg

给大家讲解“微信上怎么斗牛”轻松获取房卡全渠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