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东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富有魅力的县域,汤原县,便是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承载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要了解汤原县,首先需明确其行政归属:它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并由该省下辖的地级市佳木斯市所管辖,这一地理位置不仅决定了汤原县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更塑造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
汤原县的行政归属与地理位置
汤原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这一行政划分源于中国现行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北端的省份,以其广袤的黑土地、严寒的冬季和丰富的资源闻名,省会是哈尔滨市,而佳木斯市则是黑龙江省东部的重要城市,地处松花江下游,是三江平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汤原县作为佳木斯市的一部分,位于佳木斯市西南部,东与桦川县接壤,南与依兰县相邻,西通哈尔滨市,北靠鹤岗市,其地理坐标大致在北纬46°30′至47°15′,东经129°30′至130°40′之间,总面积约3420平方公里,这样的位置使汤原县成为连接黑龙江省东部与中部的重要枢纽,同时也受益于松花江流域的肥沃土壤和丰富水资源。
从历史沿革来看,汤原县的归属并非一成不变,早在清朝时期,这里属于吉林将军辖区,后随着行政调整,于民国初年正式设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汤原县划归合江省管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江省并入松江省,汤原县随之隶属松江省,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汤原县最终归属于黑龙江省,并在此后的行政区划改革中,于1985年正式划归佳木斯市管辖,这一系列变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行政体系的演进,也凸显了汤原县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自然与人文:汤原县的独特魅力
汤原县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暂而多风,夏季温暖湿润,秋季凉爽宜人,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约2-3摄氏度,这种气候条件孕育了广袤的森林和湿地,县内拥有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汤旺河等自然景观,森林覆盖率超过60%,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汤原县的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盛产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被誉为“北国粮仓”的一部分,松花江支流汤旺河流经全县,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支持了渔业和灌溉农业。

在人文方面,汤原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痕迹,这里是满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汤原县的民间艺术如剪纸、秧歌等,保留了浓厚的东北地方特色,历史上,汤原县曾是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区域,留下了许多红色记忆,如汤原抗日根据地遗址,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上,汤原县以农业为基础,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和旅游业,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汤原县还以“汤原大米”闻名,其优质农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汤原县与佳木斯市及黑龙江省的联动

作为佳木斯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汤原县与上级市、省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动关系,佳木斯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为汤原县提供了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商贸物流支持,佳木斯市的交通网络,如哈佳铁路和高速公路,便捷地连接汤原县与省会哈尔滨及其他地区,促进了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流,黑龙江省的整体规划将汤原县纳入“东部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这为汤原县提供了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
在文化和社会层面,汤原县与佳木斯市共享许多资源,佳木斯大学等高校为汤原县输送了人才,而汤原县的民俗节庆,如冬季冰雪节,也常常融入佳木斯市的区域性活动中,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从更广的角度看,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对俄开放的重要门户,汤原县虽不直接边境,但受益于全省的对外开放政策,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合作项目,间接推动了汤原县的农产品出口和旅游发展。
汤原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这一行政归属不仅定义了其地理坐标,更深刻影响了其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作为三江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汤原县以其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占据一席之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汤原县正依托上级市省的支持,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和乡村振兴,展现出勃勃生机,了解汤原县的归属,不仅是地理知识的补充,更是对东北地区多元面貌的一次探索,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汤原县必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怀抱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汤原县属于哪个市哪个省和汤原县属于哪个市哪个省哪个区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