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新区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栖霞社区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们身着迷彩服或佩戴红袖章,穿梭在社区楼宇之间,以“退役不褪色”的信念,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迷彩防线”,在疫情反复的严峻考验下,这群曾经的军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成为社区防控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闻令而动:退役军人的“战时响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兰州新区出现疫情时,栖霞社区的退役军人迅速集结,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他们中有的曾是部队的骨干军官,有的是普通士兵,但无一例外地秉持着“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短短几天内,一支由30余名退役军人组成的队伍便投入战斗,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秩序维护等工作。
退役军人王建军是服务队的发起人之一,他说:“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本色不能丢,社区就是我们的新‘战场’,保护居民就是我们的新‘使命’。”这种“战时响应”的速度和纪律性,得益于他们在部队多年的锤炼,服务队还制定了轮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应对突发情况。
多重角色:从“守卫者”到“贴心人”
在栖霞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是防控的“守卫者”,在卡点执勤时严格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杜绝任何疏漏;他们是政策的“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解释防控要求,缓解焦虑情绪;他们还是居民的“贴心人”,为隔离家庭配送生活物资,帮助老人购买药品,甚至充当临时“心理辅导员”。
社区居民李阿姨感慨道:“这些退役军人和蔼可亲,做事又认真,有一次我家煤气用完了,他们二话不说就帮忙联系解决,真是雪中送炭。”服务队还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需求,并针对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帮扶,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赞誉。
挑战与坚守:汗水铸就社区平安
疫情防控任务艰巨,退役军人志愿者们面临着体力和心理的双重挑战,兰州新区冬季寒冷,户外执勤时寒风刺骨;夏季高温时,穿着防护服汗流浃背,但他们从未退缩,反而以幽默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队员张伟笑着说:“这比当年在部队拉练轻松多了!只要居民安全,再累也值得。”
除了身体上的劳累,他们还时常遇到居民的不理解,一次,一位居民因隔离规定与志愿者发生争执,退役军人刘班长耐心劝导:“咱们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互相体谅才能共渡难关。”这位居民主动道歉并配合工作,这种“以柔克刚”的方式,体现了退役军人的智慧和胸怀。
精神传承:从“军旅绿”到“志愿红”
栖霞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行动,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助力,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们将部队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奉献精神带入社区,影响了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晓燕表示:“退役军人们带头示范,激发了居民们的互助热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形成了良性循环。”
这种“迷彩力量”还延伸到日常社区治理中,服务队定期组织环保活动、安全巡查,并计划开展国防教育讲座,将军营文化融入社区生活,兰州新区政府也给予高度评价,将其作为典型推广,鼓励更多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

在兰州新区栖霞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用行动证明:军人的使命从未因退役而终结,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他们从“军旅绿”转向“志愿红”,在疫情中撑起一片天,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这支队伍不仅是防控疫情的“硬核”力量,更是新时代退役军人价值的生动体现,他们的故事,正如一位居民所说:“迷彩服在哪里,哪里就有安全感。”这股力量将继续汇聚,为社区建设和城市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兰州新区疫情栖霞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和兰州新区栖霞社区服务中心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