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会区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传承等领域接连释放新动态,展现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活力与潜力,从产业园区的高新项目落地,到文旅品牌的深度打造,再到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新会的“最新消息”不仅勾勒出区域发展的新蓝图,更传递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
产业升级加速:重大项目投产激活发展新引擎 据新会区工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新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贡献率超60%,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近期一批重大项目的集中发力:
- 银洲湖产业园迎来“链主”企业落地:国内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投资50亿元的研发生产基地已于上月完成设备调试,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百亿元,将带动上下游2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 中科创新港启动二期建设: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已吸引12家科创团队入驻,其中3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新会区科技局负责人透露,未来将设立规模10亿元的产业基金,专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 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成效显著:新会五金不锈钢、造纸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平均生产效率提升25%,出口订单量逆势增长15%。
文旅融合破圈:启超文化+陈皮IP引爆消费新热点 在文化赋能方面,新会打出“启超故里+陈皮之乡”组合拳,推动文旅产业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型:

- 启超纪念园二期工程竣工:新增沉浸式话剧《少年梁启超》、数字文史馆等项目,开园首周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环比增长40%。
- 新会陈皮大数据中心上线: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陈皮溯源,同步推出“陈皮+金融”“陈皮+康养”等新业态,2023年新会陈皮品牌价值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18%。
- 圭峰山旅游带升级: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夜间光影秀、森林露营基地,五一期间景区单日客流创历史新高,较2019年同期增长32%。
交通枢纽能级提升:深江铁路开通重构区位优势 交通建设方面,深江铁路新会段预计今年10月通车,届时新会至深圳机场仅需40分钟,这一重大利好已引发系列连锁反应:
- TOD片区规划首次披露:围绕新会站规划建设商住综合体、跨境电商园区,已有3家港资企业签署投资意向书。
- 银洲湖航道疏浚工程启动:万吨级船舶通航能力提升后,预计每年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超2亿元。
民生福祉提质:“一老一小”服务网持续完善 在经济发展提速的同时,新会同步推进民生短板补齐:
- 全区首家医养结合社区投用:提供床位500张,融合智慧医疗、居家养老等服务,试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
- 新增公办学位2880个:启超中学、圭峰小学等5所改扩建学校将于9月开学,率先实现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
生态治理攻坚:小鸟天堂湿地修复获国际关注 生态建设领域,新会实施“绿美新会”三年行动,其中小鸟天堂生态缓冲区工程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案例推荐,通过退耕还湿、智慧监测等措施,区域鸟类种群数量较2021年增加13种,红树林面积扩大至200公顷。
从产业裂变到文化出圈,从交通突围到民生升温,新会的最新动态清晰传递出“湾区之心”的进击姿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引下,新会正以陈皮香萦绕的古意、银洲湖涌动的潮声,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崭新篇章,下一步,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将是这座千年古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新会最新消息和新会最新消息今天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