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笼罩全国,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遂平县,这座以嵖岈山闻名、因农业而兴的普通县城,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没有大都市的庞大资源,却有着中原儿女特有的坚韧与质朴,遂平用它的方式,书写了一段属于平凡人的抗疫史诗。
迅捷响应,筑起乡村防疫的“铁壁铜墙”
遂平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众多,返乡人流复杂,防疫压力巨大,疫情初期,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与城市社区不同,乡村防疫难点在于地域广、人员散、观念旧,遂平的应对策略是“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全县划分数百个网格,乡镇干部、村干部、村医、党员、志愿者组成无数个小组,戴着最简单的口罩,拿着登记表和大喇叭,走村入户。“不串门、不聚集、出门戴口罩”的口号响彻田间地头。
各个村口迅速设立了防疫检查点,红袖章、体温枪、消毒液成了标准配置,对外来人员严格登记、测温、查验行程码,对返乡人员特别是重点地区归来者,严格执行隔离观察政策,这种看似“土气”却极其有效的方式,在疫情初期为遂平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墙”,有效阻断了疫情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传播链。
全民参与,汇聚平凡中的磅礴力量

遂平的抗疫,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除了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日夜奋战——更有无数普通人的身影,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社区工作者成了“全能管家”,负责排查、值守、为隔离居民采购生活物资,电话打到嗓子沙哑,脚步遍布每个楼道,志愿者们主动请缨,在寒风中值守卡点,协助核酸检测,维持秩序,他们的红马甲成了那个冬天最亮眼的色彩,更有无数爱心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口罩、消毒液、方便面、矿泉水……这些物资或许并不起眼,却凝聚着遂平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决心,一位捐赠蔬菜的农民说:“咱也帮不上大忙,地里有菜,不能让前线的人饿着。”朴实的话语,道尽了遂平人的担当与温情。
统筹兼顾,在风雨中守护生活的脉搏
疫情防控不能松懈,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同样重要,遂平在抓好防疫的同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对于县内的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协助解决用工、原料、运输等难题,确保在安全前提下尽快恢复生产。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生产,更是丝毫不敢耽误,春耕时节,政府组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协调农资供应,确保防疫不误农时,超市、菜市场在严格防疫措施下保持运营,保障了群众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一次次全员核酸检测的高效有序进行,背后是无数次的周密部署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彻夜未眠,既筛查了风险,也尽力减少了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历经风雨,遂平精神的淬炼与升华
回顾遂平的抗疫历程,它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琐碎中的坚持、平凡中的奉献、危难时的互助,这段经历,是对遂平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遂平城市精神的一次淬炼,它展现了遂平人民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基层的执行力与优越性。
疫情的阴霾已逐渐散去,嵖岈山依旧巍峨,汝河水依然长流,遂平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但那段共同战疫的岁月,已然融入这座小城的记忆深处,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众志成城,凝聚起平凡的微光,就能汇聚成驱散黑暗的磅礴力量,遂平的故事,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县城抗疫的缩影,是平凡中的伟大,是坚韧、智慧与温情交织的动人篇章。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遂平 疫情和遂平县疫情最新报道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