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钦州市,正以其蓬勃的发展态势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着区内外的广泛关注,从重大项目建设到民生福祉改善,从产业升级突破到开放平台能级提升,一系列最新动态勾勒出这座城市“向海图壮”、奋力前行的生动图景。
向海经济“强引擎”,重大项目捷报频传
钦州发展的最大潜力在海洋,最大优势在港口,围绕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钦州港区的建设发展持续提速。
在产业项目方面,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恒逸钦州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等“龙头”级产业项目的后续工程稳步推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这些超百亿投资的重大项目,不仅是钦州工业产值的重要支撑,更是其融入全球高端化工产业链的关键布局,围绕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的精准招商活动密集开展,一批配套企业和上下游项目相继落户,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在港口基础设施方面,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运营效率持续优化,大榄坪南作业区泊位建设取得新进展,深水航道维护与拓展工作同步推进,这些硬件设施的持续升级,为港口吞吐量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持续增加的带动下,钦州作为国际枢纽海港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开放平台“新高地”,制度创新活力迸发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是钦州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片区在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上持续发力,释放出强大的“磁吸效应”。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片区深入推进“智慧湾”系统建设,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诸如“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创新模式常态化运行,使得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持续压缩,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跻身全国前列,在金融开放、投资管理、政府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案例不断涌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制度活力。
瞄准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区,钦州港片区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东盟在粮油、木材、水果等传统商品贸易基础上,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加快推进,在产能合作、金融创新、人文交流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点,致力于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合作平台。
城乡面貌“焕新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钦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城市建设和更新方面,钦州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计划推进,惠及更多居民;一批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和休闲步道的建设与开放,为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公共空间;城市道路“白改黑”、管网升级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平陆运河(钦州段)的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其沿线区域的规划与征拆工作稳步有序,未来不仅将重塑广西水运格局,也将为钦州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在乡村振兴领域,钦州立足特色资源,做强“钦”字招牌农业,灵山的荔枝、浦北的红椎菌、钦南区的大蚝、钦北区的五指毛桃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化打造和电商渠道拓展,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和田园综合体,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绘就了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

绿色发展“守底色”,生态建设步履不停
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钦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针对临港重大工业项目,钦州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强化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园区环保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污水处理、危废处置能力不断提升,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企业排污的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在发展过程中守护好钦州的蓝天碧海,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海岸线整治等生态工程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展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决心。
近期的钦州,正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开放平台为依托,以民生福祉为追求,以绿色生态为底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座充满活力的滨海城市,正在北部湾畔奋楫扬帆,朝着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城市目标稳步迈进,其未来的发展值得持续期待。
"希望通过本文,你能对钦州市最新新闻和钦州市最新新闻消息有更全面的认识。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个赞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持续关注本站,解锁更多实用干货!"